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在市區(qū)鴛鴦湖南國風箏場及海陵島、沙扒漁港海邊等地方,風箏愛好者們相約一起,將形態(tài)各異的風箏放飛,把天空點綴得多姿多彩。在很多陽江人心中,風箏不僅是兒時的玩具,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見證了陽江人民對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
陽江風箏歷史源遠流長,是“南鷂”的發(fā)祥地之一,有“北濰坊,南陽江”之美譽,至少已有340余年的文字記載歷史。陽江風箏最顯著的特點是純手工制作,歷代陽江風箏制作藝人一直遵循嚴格的程序和方法制作風箏,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制作風箏都具有其獨特的規(guī)格尺寸和工藝絕技。陽江風箏以“造型別致、工藝精巧、繪制精美、色彩鮮艷、放飛技高、生猛靈活、惟妙惟肖、形神兼?zhèn)洹倍劽谑馈?/p>
陽江風箏歷史源遠流長
在陽江,重陽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自己動手制作風箏,在房前屋后、田垅曠野隨風起放,村村巷巷熱鬧非常。重陽節(jié)當天,人們來到北山公園一帶開展登高、避災、消禍、祈福的放鷂活動,可謂萬人空巷。
這一盛況在清代就有記載。關于陽江風箏的歷史也要從清代說起——
據(jù)學者和民俗文化專家考察研究,陽江風箏興盛于清朝,成為群眾重要文化活動,重陽節(jié)更是約定俗成的“登高放鷂日”,當天陽江縣城人會傾城出動。
康熙二十年(1681)《陽江縣志》是陽江現(xiàn)存最早的縣志,其《卷之一·風俗》記載,“親友相邀郊外,登高放紙鳶……晚落始息。”大意是,重陽節(jié)這天,親朋好友互相邀請到郊外登高放風箏,一直到傍晚才停歇,場面蔚為壯觀。
或許是風箏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清代的文人騷客多次在詩詞中寫下有關陽江風箏的內(nèi)容,其中《陽江風箏》一書收集了清朝6首有關風箏的詩。清代同治朝貢生李春元在《鼉江竹枝詞》中寫道“登高逸興知誰最,競向云中放紙鳶”。清代女詩人王若霞(今陽西人)也留下了《紙鳶》一詩:“染素成形骨殺青,天風吹我到空冥。回頭自覺乾坤小,正翮還從島嶼經(jīng)。號烏何愁弋者慕,名箏不在美人擎。無端只與兒童戲,仰面長看系目繩?!?/p>
民國時期,陽江風箏進入鼎盛時期,風箏活動已是人們的重要文化活動。民國《陽江縣志》載:“重陽日,結伴攜酒選勝登高,士人賦詩,兒童放紙鷂較高下或懸藤工具上,風激之鳴響徹云霄,北山尤盛?!敝仃柟?jié)這一天,人們扶老攜幼,登上北山登高放鷂,文人雅士則乘此機會飲酒賦詩,蔚然成風。
不僅如此,官方還組織了眾多比賽活動,促進了風箏文化活動在民間的極大發(fā)展。
據(jù)記載,民國二十六年(1937)10月12日,16歲的楊茂芝制作和放飛的靈芝風箏被授予冠軍稱號,榮獲一頭金豬和一面紅旗的獎勵。民國三十二年(1943)10月7日,16歲的馮光在重陽節(jié)放鷂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得到10串炮仗和縣長羅賢親書“直上云霄”四字的綠色絲綢錦旗一面。1986年4月,在山東濰坊市舉行的第一屆全國風箏邀請賽上,馮光作為代表隊員,其靈芝風箏獲得板子類型中的金牌。
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沉淀,陽江風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風格,“靈芝風箏”“百足風箏”“崖鷹風箏”等獨具匠心、造型奇特的風箏更是享譽全國。
南派代表展現(xiàn)陽江特色
長期以來,陽江民間風箏活動極為興盛。早在1991年,陽江市被授予“廣東省風箏之鄉(xiāng)”,1993年又被授予“中國風箏之鄉(xiāng)”,2006年陽江風箏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省級名錄。至今,陽江風箏已享有“北濰坊,南陽江”之美稱。
陽江風箏以中國畫寫意技法為主,注重色調(diào)艷麗、遠距離觀賞效果,在制作技藝上融合了“扎、糊、繪、放”四藝,生活中的花、草、蔬、果、鳥、魚、蟲、獸等動植物與民間傳說、文學故事均可作為創(chuàng)作題材,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中國風箏“南鷂”的典型代表。其中尤為突出的風箏主要有“靈芝”“龍(百足)”“崖鷹”以及各種花草鷂,體現(xiàn)了南派風箏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
陽江風箏放飛講究“靈活生動”。在空中靈活擺動的“龍”風箏,能表演“龍戲水”“龍吐珠”等特技,被譽為“陽江活龍”;既可“單飛”“雙飛”也可以“群飛”的“崖鷹”風箏,常常以假亂真與鳥兒做伴,在空中共舞;久負盛名的“靈芝”風箏安裝了“藤弓”,放飛時隨氣流變化會發(fā)出箏鳴聲,被評為“世界十絕風箏”之一。
說起靈芝風箏,它是陽江風箏的精品,是當前國內(nèi)唯一存世的、帶完整鳴器(藤弓制作),且唯一不帶尾巴的板子類風箏,是南派風箏的杰出代表,曾多次在全國風箏比賽中榮獲冠軍,也是中國唯一取得全國比賽“六連冠”的風箏。
走進陽江風箏館,第五代陽江風箏傳承人梁玉泉的女兒梁淑嫻正在制作靈芝風箏。從選竹料、曬竹、劈條,到扎制、蒙紙、繪圖上色,十幾道工序全部手工完成,嚴格遵循“扎、糊、繪、放”傳統(tǒng)風箏制作技藝。
“靈芝風箏取材于神話‘白蛇傳’中白娘子為救許仙盜靈芝的故事?!绷菏鐙瓜蛴浾呓榻B,做好的靈芝風箏呈橢圓形,上方是一片白云,配以白娘子盜仙草的畫面。下方是一只梅花鹿,口含一株靈芝草歡快地疾奔。頂端架一張?zhí)俟?,會迎風“嗡嗡”作響,時而委婉、時而悠揚,恰如古箏彈奏的妙音,聲傳數(shù)里,是名副其實的“風箏”?!啊`芝風箏’圖案設計精美、內(nèi)容寓意深刻、顏色搭配艷美,制作者除了要有扎實的扎制功夫,還要具備一定的繪畫藝術素養(yǎng)。”梁淑嫻說。
“崖鷹”風箏是陽江風箏的另一特色,屬于軟翅類,仿照鷹的形象扎制。老鷹,陽江話俗稱為“崖仔”,因此又稱“崖仔”風箏。來到風箏老手藝人徐瑞珍家中,只見客廳里擺放著各式各樣、惟妙惟肖的風箏。今年75歲的徐瑞珍已扎制風箏超過30載,是目前陽江有代表性的的民間風箏手藝人之一。
在制作風箏的桌面上,散落著竹篾、布料、顏料等工具材料。徐瑞珍正專心致志地制作一只崖鷹風箏,手中的竹篾在她的巧手下靈活翻轉(zhuǎn)、穿梭自如。不一會兒,崖鷹的骨架便初見雛形?!懊恳徊蕉家眯淖龊茫缓线m就要重新扎制?!蓖瓿晒羌芎?,徐瑞珍還習慣性地將風箏放置于地面上校驗其平衡性,這是她多年實踐積累下的秘訣。徐瑞珍介紹,“崖鷹”風箏制作工序簡單、體積小巧,放飛起來很生動好看,能達以假亂真的效果,深受制作師傅和市民群眾的喜愛。
薪火相傳不斷變革創(chuàng)新
陽江風箏歷史悠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陽江風箏最繁盛的時期,說男女老幼人人都會做風箏也不為過,其中就包括徐瑞珍。
出于對風箏的濃厚興趣,徐瑞珍在上世紀90年代便跟隨已退休的父親學習扎制風箏。耳濡目染間,一學一扎,便是30余年的光陰。多年的磨礪與堅持,讓她對制作風箏的流程了如指掌,手法愈發(fā)精進簡潔。因此,她制作的風箏總能吸引回頭客。徐瑞珍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來自陽西沙扒鎮(zhèn)的客人還特意定制了一批風箏以備比賽。
在徐瑞珍家中的桌面上,一冊圖文并茂的手寫筆記本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徐瑞珍父親記錄的傳統(tǒng)風箏制作要點,也是他留下的寶貴財富?!盁o肚蝴蝶肚長勿2尺1寸,眼和小腿勿4寸1分……”筆記本上工整記錄的風箏制作模型、精確尺寸、選材要點、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依舊清晰可辨,字里行間透露出老一輩風箏手藝人對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執(zhí)著與熱愛。
這本筆記本并非一成不變,它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在那些泛黃的舊紙頁之后,夾著幾張潔白的新紙張,上面是徐瑞珍繪制的圖紙筆記。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傳統(tǒng)制作技藝,更在此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與理解,讓風箏制作技藝跟隨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陽江風箏要有陽江特色。”徐瑞珍深信,唯有守護好陽江風箏的“根”與“魂”,方能不讓這份傳統(tǒng)藝術流失?!盁o論還有沒有人買我的風箏,我都還要堅持做下去??粗@些親手制作的風箏,我心里就會感到很滿足?!睔q月流轉(zhuǎn),徐瑞珍已經(jīng)記不清自己做過多少只風箏,但她對風箏的熱情與興趣從未減退,始終堅守著初心,在傳統(tǒng)工藝上默默耕耘,用行動詮釋著文化傳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是技藝傳承的橋梁。如今,不僅有中學老師來訪學藝,也有陽江風箏愛好者虛心求教……在徐瑞珍等手藝人的傳播下,陽江風箏的傳統(tǒng)技藝仍在民間薪火相傳、綿延不絕。
與徐瑞珍相同,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梁治昂自幼就熱愛制作和放飛風箏,在2017年被評定為陽江風箏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那時在鄉(xiāng)下,竹子是很容易找到的,再拿一些家里蓋稻谷的透明膠布就能做成一個風箏了。”梁治昂說。
在梁治昂看來,隨著時代的變化,陽江風箏文化的傳承也發(fā)生了變化,家族式或者師徒式逐漸變成了學校里師生間的傳承。他認為,風箏進校園可以讓更多對風箏感興趣的學生接受專業(yè)教育,作為學校課程可以使制作工藝更加標準化。
梁治昂是陽江職院兼職教師,開設了“風箏制作與欣賞”公選課和公共體育課,以及針對體育教育專業(yè)的“風箏制作與放飛”課程。每周,梁治昂都去陽江職院為9個班的學生授課,推廣陽江風箏文化,傳授風箏制作技藝。
陽江職院中文系的學生李嘉煒是梁治昂的徒弟,她時??吹搅褐伟簬ьI學生放飛風箏?!拔乙蚕矚g做手工,因此想跟著梁老師學習?!崩罴螣樥f,梁老師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做的風箏造型千奇百怪,心形風箏、冰墩墩造型的風箏、兒童節(jié)的“棒棒糖”風箏等,都讓她覺得十分酷炫,讓她對風箏制作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除了學校,陽江風箏館也是重要傳承地,一樓是“風箏博物館”,展示陽江風箏的歷史淵源、發(fā)展歷程、傳承與保護、風箏種類等,二樓則是制作風箏的場地,這里可以開展制作風箏的課程、研學游等活動。在這里,人們能近距離看到一只只造型優(yōu)美的風箏在陽江風箏傳承人的手上誕生,還有許多陽江風箏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親自指導學生制作和放飛風箏。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幫助
|
網(wǎng)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shù)據(jù)管理局 網(wǎng)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wǎng)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wǎng)安備 44170202000121號